聯(lián)系我們
噴油泵主要零部件的檢查鑒定方法
2023-09-27一、柱塞偶件
1、目測法
檢查柱塞表面、端面斜槽、直槽、環(huán)槽有無裂痕、剝落、銹蝕等現(xiàn)象。檢查柱塞有無彎曲或頭部變形。
檢查柱塞套端面和內(nèi)孔表面有無磨損、銹蝕。
2、經(jīng)驗法
滑動性試驗:將柱塞偶件用柴油或煤油清洗后,使偶件倒置并與水平呈45°角,然后抽出柱塞全長的1/3或1/2,用手捻動后輕輕松開,柱塞能借助重力自由滑下。若能無阻滯并均勻地滑落到底,則滑動性合格;若下滑太快說明配合間隙太大;若下滑到某位置被卡住,則說明柱塞表面有機械雜質(zhì)或碰傷變形等。
吸力檢查:用食指蓋住柱塞套頂部,用大拇指和中指堵住進(jìn)、回油孔,使柱塞處于中等或供油量位置,將偶件直立,然后將柱塞向下拉出約全長的1/2,若能感覺到很強的吸力,而松手后柱塞能迅速回到原來的位置,則可繼續(xù)使用。若拉出柱塞時,吸力不強,松手后柱塞不能回到原來位置,則說明磨損嚴(yán)重。
3、液體壓力試驗法
定壓法試驗:通常在專用試驗臺上進(jìn)行,在一定的壓力下,看柱塞卸壓的時間。時間短密封性差,時間長密封性好。
變壓法試驗:可用噴油器試驗器進(jìn)行,看壓力從一個數(shù)值降到另一個數(shù)值所需時間的長短。方法:將柱塞偶件按要求裝回原泵中,柱塞下端用合適的墊塊支承,使柱塞處于供油量行程的中間位置,上端裝出油閥座和墊圈,并將出油閥接頭擰緊,然后將噴油器試驗器的高壓油管接在出油閥接頭上,用噴油器試驗器泵油至稍高于20:MPa,停止泵油后,觀察油壓從20 MPa下降到10 MPa所需時間。同一臺噴油泵柱塞偶件彼此相差要小于5%。
二、出油閥偶件的檢查
1、目測法
用放大鏡仔細(xì)觀察密封錐面和減壓環(huán)帶,有無明顯的劃痕、軸向溝槽或金屬剝落等磨損痕跡,能否見到原來的金屬光澤。
2、經(jīng)驗法
密封錐面檢驗:用大拇指和中指拿住出油閥座,食指抵住出油閥芯,用嘴對準(zhǔn)出油閥孔吸氣并移于嘴唇,若能吸住,說明密封性良好。
減壓環(huán)帶檢驗:把出油閥偶件放入清潔的柴油中清洗,用手指密封出油閥底面。拉出出油閥減壓環(huán)帶時,感到有吸力,壓入時感到有壓力,說明密封性良好。
3、油壓法
將出油閥偶件裝在專用的工具內(nèi),此法即可檢驗偶件錐面的密封性,又能檢驗減壓環(huán)帶的密封性。錐面密封性試驗時,將噴油器試驗儀的高壓油管接在出油閥接頭上,然后泵油至壓力為252MPa,此時專用工具的頂桿螺釘要擰松,停止泵油后觀察油壓從25 MPa下降到10 MPa所需時間,大于60 s說明密封錐面密封性良好。減壓凸緣密封性試驗時,要把專用工具上的頂桿螺釘擰入,使出油閥上升0.3~0.5 mm,此時試驗油壓由25 MPa下降到10 MPa所需時間大于2 s,說明減壓環(huán)帶密封良好。
40 MPa的壓力表裝在噴油泵的油管接頭處,油門全開減壓搖車,使油壓升至20 MPa,觀察壓力表升到18 MPa的時間,大于30 s為良好;15~30 s為尚好;10~15 s為一般;5~10 s較差,應(yīng)更換新件。
4、溢油倒吸法
拆下高壓油管與噴油器接頭螺母,將高壓油管出油口朝上,轉(zhuǎn)動飛輪,出油口有油溢出時,迅速倒轉(zhuǎn)飛輪90°左右,觀察油面是否下降,若不下降,說明密封良好。
三、泵體的檢查
1、目測法
檢查泵體有無裂紋、結(jié)合表面有無嚴(yán)重?fù)p傷和出油閥接頭螺紋有無損壞等缺陷。檢查泵體柱塞套孔與柱塞套凸肩相接觸的支承平面是否有銹蝕、凹坑和傷痕等缺陷,必要時對該支承平面進(jìn)行著色檢查。
2、主要部件與零件的檢查
必要時檢查各主要部件與零件的配合尺寸。
3、低壓腔的密封試驗
在清洗干凈的泵體中按照裝配要求裝入柱塞偶件、出油閥偶件、出油閥接頭將各出油口堵死,在進(jìn)油口通入壓力為0.6 MPa的柴油,并將低壓腔的空氣排凈。停止供油,仔細(xì)檢查各接口、螺紋處、泵體表面和柱塞套凸肩處不得有柴油滲漏。同時,觀察壓力從0.6 MPa降低至0.5 MPa所需時間,一般應(yīng)大于2 min。
四、凸輪軸的檢驗
檢查凸輪軸兩端鍵槽和螺紋有無損傷,檢查凸輪形面特別是小圓弧過渡處是否磨損,必要時進(jìn)行測量,檢查凸輪軸兩端油封處的軸頸不得有明顯的磨損溝槽(深度小于0.10mm)。檢查凸輪軸的軸向間隙,不得超過允許值。
五、挺柱體檢查
檢查挺柱體表面是否過度磨損和拉傷。
六、軸承、油封、彈簧
(1)檢查滾動軸承外圈與軸承孔的配合尺寸是否符合要求。檢查滾動軸承的滾柱、座圈工作表面是否燒蝕、銹蝕和磨損,保持架是否損壞。
(2)檢查油封是否老化、彈力不足。
(3)檢查柱塞下端與彈簧下座裝配的軸向間隙是否符合要求。
(4)檢查彈簧是否有裂紋、損傷、銹蝕、扭曲和較大殘余變形。
來源:農(nóng)機使用與維修
(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或機構(gòu)所有)